上医院士 当前位置 >> 校友风采>> 上医人杰 >> 上医院士

 

    魏曦(1903-1989)医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岳阳人 ,1933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后赴美、日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9年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等职。1937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确立以立克次体为研究对象,回国后在昆明用血清学方法首次证实恙虫病在中国的存在,1945年在滇缅边境,他参加了以哈佛大学专家为主的斑疹伤寒考察团,获得学术性的“战时功绩荣誉勋章”。1951年参加美军细菌战争罪行调查团,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他主要研究人兽共患疾病。50代他针对对斑疹伤寒疫苗生产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是我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第一个把微生物学术语和有关内容介绍给中国国学者,以菌群调整疗法治疗菌群失调症并获得良好效果。

 

 

   黄家驷(1906-1985)胸外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玉山,国际知名专家的胸外科学专家, 193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官费留学,是20名中唯一的医学留学生,在密执安大学医院胸外科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胸外科委员会的创始委员,美国莱门布鲁尔国际外科学会名誉委员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1945年以外科硕士和外科专家身份回国在国立上海医学院任教授。在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建立了胸外科,1951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兼中山医院院长。解放后组建中国第一所胸外科医院上海胸外科医院,任院长。1959年恢复中国唯一的八年制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任校长。他对中国胸外科发展有着指导和推动作用。1951年首次报告了食管胃颈部吻合。1969年首先研究支气管成形术。1957年主编《外科学》,1984年出版了《黄家驷外科学》,195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名誉院长。

 

 

   冯德培(1907-1995)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临海人。192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3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先后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兼代理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所所长,上海生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先后当选为美国、印度、第三世界等的科学院院士。冯德培发现了静息肌肉被拉长时产热会增加的现象,这一发现被称为“冯氏效应”;在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方面,早在1936-1941年他就进行了人量的开创性研究,和共同工作者接连发表了26篇关于神经肌肉接头的文章,得到世界同行的重视,被认为是国际公认的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在神经肌肉间营养性关系方面,他带领同事发现了鸡慢肌纤维去神经后肥大的现象,并对阐明神经如何决定肌纤维类型的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后又带领学生开展了中枢突触可塑性的研究。

 

   朱壬葆(1909-1987)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金华人。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193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生理学,1938年获英国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理系教授。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理系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并任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朱壬葆发现内分泌对部分家禽副性征的控制与调节,发现雄性激素不仅存在于雄性动物中,也存在于雌性动物中。特别是在垂体前叶与性腺及甲状腺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作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在对胃运动的研究中,丰富了胃运动生理知识。在放射医学研究中,领导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代抗辐射药物,开创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的实验研究工作,是我国放射医学的奠基人。

 

 

   汪猷(1910-1997)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杭州人。1934年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生毕业,1935年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化学研究所,获最优科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抗菌素化学和抗菌素药物工业的先驱。1938年在德国威廉皇家科学院海德堡医学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客籍研究员,在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库恩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藏红素化学的研究,19398月从霉烂桔子的霉菌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抗菌物质“桔霉素”。1956年获自然科学三等奖。他参加主持并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协作研究项目,使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居于当时世界前列,分别获1982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新型代血浆甲基糖淀粉”获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主持从中草药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47-1949年曾兼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化学教授。

 

   黄耀曾(1912-  )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南通人。1934年在国立中央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39年被国立上海医学院聘为讲师,直至1942年。在上医期间除讲授生物化学外,与林国镐、李亮两教授合作,从事氨基酸新法的合成,指导华纪诚研究两种治疗疟疾的药物Plasmochin和Atabrine的合成,交付民谊药厂生产;与张毅教授合作从事局部麻醉剂的合成与药效试验,两篇文章见载于《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黄耀曾教授是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他在金属有机与氟有机方面发表了230多篇论文,多半发表在国际第一流期刊上。特别是有机砷、有机锑、有机碲、有机镓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方法学研究为国际所瞩目。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获得中国科学院一等奖,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创造奖,献身国防奖章,以及1994年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

 

 

   朱既明(1917-1998)病毒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宜兴人。193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45-1948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8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1942年发现我国“小川型”与“稻叶型”霍乱弧菌同时流行。1943-1945年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菌种研制青霉素成功,这是我国研究抗生素的开端;1949-1950年在英国发现流感病毒丝状体,并首次在试管中将一个动物病毒(流感病毒)裂解为有生物活性的亚单位,对研究病毒形态结构作出了贡献;1949年发现的流感病毒β抑制素被命名为“朱氏抑制素”,1957年发现了γ抑制素,先后于1957、1968及1977年又发现了引起世界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三个亚型,1978年获科技大会奖。1958-1960年查明婴儿中毒性肺炎的病原(3型、7型腺病毒)。1957-1963年研制成功高度减毒麻疹活疫苗,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1974-1984年发现并研究了存在于自然界的毒力减弱的温度敏感株流感病毒,获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1-1988年领导并参与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疫苗,获得198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4-1993年领导并参与了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多价疫苗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周廷冲(1917-1996)生化药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富阳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47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在美国博士后研究阶段,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生物化学大师、辅酶A的发现者李普曼教授的实验室里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受到李普曼很高的评价。李普曼逝世前半年,在《崛起时代的漫长生活》-文扉页上写道:“赠给周廷冲,您曾帮助我辨析中间代谢的迷津。”他领导有机磷毒物的生化机理研究,其中梭曼磷酰化酶的脱烷基反应等7个项目处于同期国际领先地位。在他主持下研究完成的科研课题“梭曼与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生化原理”,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证明了细菌供体酶系统可以代替三磷酸腺苷辅酶A乙酸盐(乙酰硫激酶供体系统),在鸽肝受体酶系统催化下,可以完成芳香胺的乙酰化反应;首先发现了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阐明了乙酰基活化的两步酶催化反应;建立了家兔血吸虫卵的实验模型;指导并参加军用毒剂防治药物的生化药理和毒理研究。周廷冲先后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总后勤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后勤部医学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膜和膜工程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生物大分子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黎鳌(1917-1999)烧伤、创伤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浏阳县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国立中山医学院外科副教授。1956年11月入伍,先后任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副教授,第六军医大学外科副教授,第七军医大学野战外科教授,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中心主任、烧伤研究所所长,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总后卫生部专家组成员。1987年当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7次。1990年被国家科委和教委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国际烧伤医学“伊文思”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1996年被评为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同年获得首届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和军队首批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是我国烧伤医学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我国较早建立了专门研究烧伤救治的烧伤科,并首先提出“从整体出发,维护机体抗病能力”的论点。经过多年临床总结,以烧伤早期损害为研究中心,以吸人性损伤、肠源性感染和脏器损害为主攻方向,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特色和优势。主编的《烧伤治疗学》一书,博采了国内外烧伤研究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烧伤医学的主要参考书。

 

   盛志勇(1920- )创伤医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德清县人。1942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1947年至1948年在美国得塞斯州立大学医学院外科研究室做访问学者。1952年由中山医院调任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1961年起任解放军总医院创伤外科、烧伤科主任。现为解放军第三零四医院副院长、烧伤研究所所长。盛志勇长期从事创(烧)伤的研究与治疗,最先辅导完成液氨储存皮肤的方法。“烧伤的治疗与研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肠道细菌移位与内源性感染的研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烧)伤与自由基”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烧、战)伤后多器官衰竭发病机理和动物模犁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有十项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表性著作有《烧伤治疗与研究》以及《烧伤新进展》《现代烧伤治疗》等英文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盛志勇是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及加拿大创伤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国际烧伤学会实验诊断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务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委常委。

 

   张金哲(1920- )小儿外科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至今已发表论文150篇,专著20余部。

 

 

 

   周维善(1923- )有机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绍兴人。1944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化学系。194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药学系。1960年在捷克科学院有机和生化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80年任法国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神经化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甾族化学、萜类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在我国率先开展昆虫性信息素化学的研究和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在国内外首先测定了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的全合成。改良了世界著名的Sharples烯丙醇的不对称环氧化试剂并成功地将其扩展到烯丙胺从而实现了α-糠胺的动力学拆分这一有机化学中的难题。甾族化学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抗疟新药青蒿素获1979年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结构和合成研究获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全合成、反应和立体化学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6年获得求是科技基金“青蒿素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测定及其全合成获1980年国家创造发明三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学活性高效口服避孕药18-甲炔诺酮的合成获1987年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灝珠(1924- )心血管并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新会市人。1949年毕业于中正医学院本科,1957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进修。现任上医大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牛导师、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席、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会常委。现兼任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及专家咨询委员、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等,为我国心血管病非侵入性诊治法奠基人之一。50年代率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60至70年代率先用电复律和电起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达国际先进水平。以后又研究出我国健康人血脂含量,现被公认为真正的正常值。并率先开展心音和心脏杂音时域和频域分析,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等多种非侵入性诊断法。注重开展多种血管药物的治疗研究,促进了国产药物的发展。历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编著和主编书7本,其中《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心脏病学》第3、4版、《内科学》第10版、《实用内科学》第3版、《实用心脏病》等均属国家水平之作。他培养了大批医学生和医师,受卫生部委托每年开办“全国心血管病内科进修班”已有20年,已培养博士后3位,博士35位。

 

   韩济生(1928- )神经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萧山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本科。现为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60年代首次提出针刺引起镇痛作用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证明针刺时脑内产生镇痛物质;应用首创的中枢微量注抗体法等多种方法证明,低频高频电针使中枢释放不同的阿片肽而产生镇痛效应;还进一步证明,低频和高频电针有不同的神经通路并据此理论设计出电刺激仪;第一次用神经生理和药理研究中脑边缘镇痛回路,其后用神经化学方法证明“中脑边缘镇痛回路”核团间存在正反馈联系;首先提出长时间电针可引起针效逐渐减弱,称为“电针耐受”。著有英文生理教材“Human Physiology”、《神经科学纲要》(获国家教委科技图书特等奖)等著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卫生部甲级奖三项、国家教委一等奖二项。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现任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顾问。获国际脑研究组织与美国神经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神经科学工作者奖学金”,被选为瑞典德隆皇家学会国际会员,国际疼痛研究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分会主任委员,  “国际麻醉性药物研究学会”( INPC)执委会委员。

 

   沈自尹(1928- )中西医结合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镇海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本科,曾任上海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全国中西医结合虚症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中药审评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等。沈自尹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的开拓,肾本质的研究和传统老年医学研究。自50年代率先对中医称为“命门之火”的肾阳进行研究,对肾阳虚症的发生原理以及调节枢纽提出更有力的证据。70年代初首先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中医辨证向科学化、客观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肾的研究》等6部中西医结合学术专著。1979年获全国医学卫生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6年还获得对国际上所取得中医药重大成果的张仲景中医药杰出成果奖。

 

 

   陈中伟(1929-2004)骨科与显微外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杭州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骨科与显微外科研究。1963年他成功地接好完全断离的右手。卫生部记大功一次,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74年作了“断肢再植”创始者报告,国际上称之为“再植之父”。他把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骨科与再植外科,使断肢再植的存活率自50%提高至90%。他的断肢再植功能恢复的评定标准被国际上采用。曾接活断离36小时的断手。他首创游离胸大肌移植治疗严重的前臂屈肌挛缩,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游离拇趾移植重建拇指。曾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年因人体几种肌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获卫生部科研成果甲级奖;1987年治疗骨折用等离子体注入F46驻极体薄膜(骨愈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9年臂丛神经的显微解剖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的杰出贡献科学家奖。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手臂残断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985年他当选为国际显微重建科学会主席,先后担任国际12个著名医学中心客席教授。

 

    曾毅(1929- )病毒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揭西人。1946-1947年在国立复旦大学读书,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本科。曾毅在病毒学研究上的主要成就是对EB病毒与鼻咽癌的研究和我国艾滋病的研究,1977年他创建了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的简便、敏感的新方法“免疫酶法”,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高分子和低分子鼻咽癌细胞株,随后又从裸鼠移植的鼻咽癌建立了第三个细胞株,由于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前瞻性现场和病因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出成就,曾毅和合作者于1991年被授予陈嘉庚医学科学奖。1985年他与浙江医科大学合作,在浙江省查到了四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证实了早在1984年艾滋病毒已随进口血液制品传入我国。1987年分离出了我国第一株艾滋病毒(HIVIAC株)。他发现了一些对艾滋病毒有很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研制出新型的艾滋病诊断试剂。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70多篇,专著4本。《鼻咽癌生物学》、《鼻咽癌病因和发病原理的研究》以中、英文出版,获国家科委、卫生部等20多项奖励,同时被授予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95年被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汤钊猷(1930- )肝癌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新会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88年起任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上海医科大学校长。198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全国优秀医务工作作者称号。1968年起领导一个集体从事肝癌临床研究,对于小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的研究,使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70%。该成果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荣获1979年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及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系统提出了“亚临床肝癌”的新概念,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认为这一概念“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此外,在国内最早系统开展肝癌阳性扫描与导向治疗研究,该成果获1986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199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七五和八五攻关成果奖;1990年获建国以来卫生系统科技成果金杯奖。汤钊猷率先提出“手术证实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这一命题。通过各种综合治疗与新疗法,使不能切除肝癌的5年生存率由0%提高到16.9%,此获卫生部199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与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提出“早期、积极、综合、特异”八字肝癌治疗方针,使住院肝癌病人5年生存率由3%提高到40.2%。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的最高奖“中国医学科学奖”。此外,他致力于推动国内外肝癌研究的学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肝癌研究的学术地位。汤钊猷为国际肝病协会会员、亚太肝病协会会员和国际外科学学会会员;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他发表论文计350余篇,其中有50篇在国外刊出;主编专著4本,有2本专著以英文版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世界发行。1993年主编《现代肿瘤学》,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姚开泰(1931- )病理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昆山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历任湖南医学院肿瘤研究室副教授、教授、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湖南医科大学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对鼻咽上皮有一定的器官亲和性;20世纪80年代发现二亚硝基呱嗪有亲大鼠鼻咽上皮性,引起大鼠鼻咽上皮之DNA损伤;建立了稳定的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成功地用二亚硝基呱嗪诱发了正常人胚咽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首次建成了有EB病毒( Epstein Barr Virus)潜伏感染的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并对细胞株的EB病毒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发现其与B-95-8和P3HR-1两株标准的EBV株不同,为NPC与EBV病毒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揭示了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制。

 

 

   邹冈(1932-1999)神经病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药物所药理学研究生毕业。1979-1982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密执安大学及耶鲁大学从事研究。曾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脑研究组织( IBRO)会员。邹冈长期从事神经药理研究,着重于神经肽及蛋白磷酸化的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代表性的有“吗啡镇痛作用部位的脑内微量注射研究”(首先提出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属开创性发现),  “脑啡肽参与针刺镇痛”,  “垂体蛋白磷酸化调节”,《化学神经解剖学手册β内啡肽》,“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等。主编《基础神经药理学》一书。1982年因吗啡镇痛原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秦伯益(1932- )  药理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市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早期从事工业毒物及军用毒物毒理学的研究。七十年代后从事神经性毒剂预防复方的研究,曾先后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的药理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高效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的研究。这是我国批准生产的第一个由我国自己研制成功的麻醉性镇痛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还在从事阿片类系列解毒药物的研究。1995年获光华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国家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总后卫生部专家组成员等二十多项社会学术兼职。

 

   顾健人(1932- )分子肿瘤学与基因治疗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市人。195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79年至1981年在英国Beatson肿瘤研究所任访问科学家,1986年起多次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合作研究,现任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80年代以来,顾健人曾首次发现肝癌中激活的癌基因及其谱型和肝癌中自泌与邻泌系统,对肝癌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新的生物治疗提供了依据,首先在国内开展对肿瘤的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他是我国分子肿瘤学与肿瘤基因治疗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

 

 

 

   戴尅戎 (1934- )骨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院长、骨科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中心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骨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二医大医学内植物工程联合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亚洲太平洋人工关节学会会长及秘书长、国际内固定学会(AO)理事、国际生物材料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中国力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假体医学工程研究会主任委员等。先后当选为美国骨科学会( AOA)在中国大陆唯一的通信会员以及国际髋关节学会( HIS)在中国唯一和亚洲第三位正式会员。2002年被授予法国地中海大学荣誉博士,是获得该殊荣的唯一亚洲人。因在人工关节、形状记忆合金的医学应用、骨科生物力学、髋部损伤、骨质疏松症等众多领域的成就,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一等奖、卫生部、上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23项奖励,专利9项。先后获首届上海发明家、97香港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和上海市医学荣誉奖等荣誉称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45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

 

   毛江森(1934- )病毒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嘉善人。195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现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浙江省科协副主席。50年代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学及病毒学研究,合作建立了人胚肾传代细胞系,传代应用于今;60年代,研究了重水对病毒增殖作用的机理,发现重水能显著增加病毒的热稳定性和减少细胞干扰素的产生;较系统地研究了干扰素产生的条件和获得高浓度干扰素的方法,创立了乙型脑炎病毒鸡胚细胞干扰素产生系统,开创了我国干扰素的研究。60年代中期,曾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机理作了探讨,发表论文提出,病毒感染时“信息也可能从RNA传给DNA”,这一新概念,成为当时国际上能认识到遗传信息有可能逆转录的极少数科学家之一。70年代末及80年代,他主持的研究组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HAV),发现红面猴和恒河猴对HAV有感染与免疫反应,证明甲型肝炎有隐性感染,发现HAV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质网中增殖,培养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制成安全有效的活疫苗,为控制甲肝流行取得了突破。近40年来,他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他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卫生部及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多项。他是“普康奖教金”的提供者。

 

   闻玉梅(1934- )微生物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录取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研究生。196364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系进修,1980-82年赴英、美肝炎病毒研究单位深造,现为上医大卫生部分子病毒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乙型肝炎的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发现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多种变异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系统阐述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机理。1988年提出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免疫耐受性的观点,并研究了消除免疫耐受性的治疗策略。设计了有创造性的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被认为是研制治疗性疫苗的开拓者之一,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部分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共九项。主编中英文专著六部,其中1992年英文版《中国的病毒性肝炎问题与控制策略》一书由国外出版发行,备受关注。

 

   吴建屏(1934- )神经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江苏太仓,生于上海市。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所长。吴建屏证明了大脑皮层的快和慢锥体束神经元对肌肉传人信息的反应不同,他和郑则慧合作,证明这些神经元的形成特征包括其树突上的突触的分布也不相同。他证明丘脑腹外侧核神经元与皮层快锥体束神经元有单突触联系,4区和6区皮层神经元与快传导的网脊神经元有单突触联系。在离体脑片上发现,在脑皮层中大锥体细胞有很窄的动作单位,可能和两种被早期激活的钾电流有关。在针刺镇痛机制研究中,他发现镇痛效应与针刺部位和痛源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有关。1964-1966年吴建屏为英国牛津大学生理系访问学者,1985-1992年任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1995年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

 

 

   桑国卫(1941- ) 临床药理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吴兴县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6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药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研究员兼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WTO药品质量保证中心主任。国际药理联合会( IUPHAR)理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自七十年代起对长效甾体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种族差异及临床药理学作了系统研究。由其为主研制成功的复方庚块诺酮避孕药于1993年被评为我国基本药物,1994年被WHO推荐为两种最佳注射避孕药之一。1991-1996年设计并负责实施了多项严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于抗孕激素米非司酮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产物、终止早孕的最佳剂量、与不同前列腺素的配伍应用及有效性、可接受性及人口制学因素的影响,按GCP要求进行了系统临床研究。主持定了药理流产常规,对大规模安全推广使用药物终止早期妊娠发挥了重要作用。90年代提出男性抗生育剂棉酚可能抑制肾内11-B-OHSD导致低血钾的新假设。为我国GCP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国家级有突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韩启德(1945- )病理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后在陕西省临潼县当临床医师,1982年在西安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病理生理专业)。1982年到北京医学院工作。1985-1987年在美国进修,历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心血管科学院院士、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担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副主编。担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长期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各种亚型αl-HP在心脏与血管的表述、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调节特征,与β-AR的交互作用以及多种病理状况下的改变等,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曾主编《血管生理学》(获国家图书奖)、《心血管药理学进展》等书。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5人。1991年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4年获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盛彤笙(1911-1987)  兽医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永新人。1931~ 1934年国立上海医学院本科肄业。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动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又获该校兽医学博士学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对马鼻疽、牛传染性流产、水牛脑脊髓炎等病进行了研究;从教数十年,培养了一批畜牧兽医人才;为发展中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和建立西北地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做出了贡献。

 

 

 

 

   吴新智(1928- )古人类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于安徽合肥。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本科。196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古人类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开创并推动了我国人类学的一些分支领域的研究。参加或领导的野外队曾发现郧西和浙川的直立人、丁村等处的智人化石和与古人类进化有关的大量材料。通过对大荔、浙川、阿拉戈(法国)、柯布尔(澳大利亚)等地人类化石的研究,发表了专门的论文,并综合研究我国的各种古人类材料,探讨了我国古人类的发展规律。1984年与国外学者一道对古人类学界的热点问题“现代人的起源”提出了“多地区进化”假说,成为这一问题最主要的两大假说之一。在对我国、非洲、欧洲、东南亚、澳洲的古人类进行综合研究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人类发展过程提出了“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

 

 

   洪孟民(1931- )分子遗传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临海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参加了金霉菌生理与生化的研究,该研究结果提供了金霉素高产的理论基础。他领导一个研究组从事耐药细菌的遗传特性与含抗药基因的转座子的分子结构研究。他们还从小猪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中克隆了编码伞毛抗原K88K99基因,并研究了它们的分子特性。从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过的带K88K99基因的非致病菌制备出的双价疫苗能有效地阻止小猪黄痢病的发生。从1985年开始,他们的主要工作转移到植物分子遗传方面。他与他的小组证明玉米的转座子Ac能被引入到水稻染色体上,并可从一个位点转到另一个位点。此结果表明转座子Ac可以用作标签从水稻基因组中克隆新的基因。他与他的小组在水稻蜡制基因的研究中取得很有意义的进展。他们克隆了蜡制基因,测出了它的序列,分析了该基因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表达的调节机制。他们发现蜡制基因第1内含子从它前体mRNA中剪接的效率在决定水稻胚囊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在决定水稻品种食用品质上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揭示了在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中,蜡制基因第1外显子与第1内含子之间联接位点上,自然发生的单碱基突变(G突变成T)是这些品种的蜡制基因第1内含子剪接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他已发表了一百余篇科学论文。

 

   林其谁(1937- )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福建蒲田,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细胞研究组织主席,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主席。在大鼠肝线粒体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F1的没有ATP酶活力的可溶性偶联因子。建立了从哺乳动物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提纯质子信道解偶联蛋白的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它的性质。开展了膜蛋白与脂质体和天然膜的重组合,分二步将提纯的胆碱脱氢酶参入到线粒体内膜从而表现出与呼吸链联系的活力。以脂质体作为模型膜,设计不同序列的合成多肽,研究了它们与膜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研究脂质体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发展出将外源DNA有效导入哺乳细胞的新型硬脂胺的阳离子脂质体。提出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的二步机制。

 

 

   顾翼东(1903-1996)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上海医学院兼任教授。复旦大学教授。从事我国丰产元素钨、钼、铌、钽及稀有元素化学的研究,开展有关液一固体系平衡相图及溶剂萃取的工作。首先提出了内在还原法制备蓝色氧化钨,以及倒滴加法制备活性粉状白钨酸及铌酸。又从后者制得一系列已知和未见诸文献的含钨化合物,在稀土分离和化合物性质研究方面,进行了稀土亚砜加合物的制备,酰代吡唑酮、多碳亚砜、二苯羟乙酸作为萃取剂。从离子交换淋出液中回收EDTA、铜及轻稀土均取得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士(学部委员)。

 

 

   黄量(1920- )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44年至1946年,在国立上海医学院、重庆大学及中央工业试验所担任教学及研究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及抗肿瘤、计划生育、抗病毒等新药研究。50年代研制成功降压药萝芙木总碱及其利血平等有效成分,抗肿瘤新药N-甲酰溶肉瘤素及剑麻皂甙元的利用,治疗白血病的三尖杉脂碱及其同系物的合成等。设计并指导研制的还有新药维胺酯,抗病毒新药肽丁安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汤飞凡(1897-1958)病毒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192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1929年回国。1929-1933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和国立上海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等职。是我国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早在30年代和魏曦共同对支原体进行了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为病毒病因说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建了中央防疫处,生产了大量的血清和疫苗,建立了青霉素试验厂,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作了大量的工作。1955年与张晓楼等协作,首次应用鸡胚接种方法从沙眼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病原体,找出了预防沙眼的方法,解决了沙眼致盲问题,为预防和治疗沙眼做出了贡献。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赠颁发的“沙眼金质奖章”。

 

 

   蔡翘(1897-1990)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揭阳人。1925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被推荐为美国解剖学会会员。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复旦大学、上医前身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五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1925年在美国发现了视觉与眼球运动相关的中枢部位顶盖前核,国际神经解剖学界把脑这一部位命名为“蔡氏核区”。1932年在英国作研究时,阐明了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其典型电位图被著名的英国教科书所引用,并被推荐为英国生理学会会员。在复旦大学和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建生物学和生理学科。1939年在成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理学研究所。三、四十年代对甲状旁腺的功能、感受器的现象、肝糖原异生机制等课题有较深入的研究。致力于航空航海医学研究,是我国航空航海生理科学的奠基人。1978年起指导神经生物学研究。著有《生理学》、《生理学实验》、《航空与空间医学基础》等11本专著。培养了冯德培、童第周、徐丰彦等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

 

   顾玉东(1937- )手外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东省章丘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一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工作。现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历任卫生部手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中华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同时还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外科》、《中华骨科》、《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Microsurgery》等杂志编委。第四、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侯惠民(1940- )药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长

上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9010月获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药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工作,在缓释、控释及膜制剂技术领域为提高我国制剂水平,提供更多的新剂型方面作出显著成绩。是我国最早研究控缓释制剂的学者之一。70年代探索设计成功膜剂,其中硝酸甘油膜剂及速效长效氨哮素膜剂为国内首创。80年代研制成功药用聚氯乙烯无毒硬片,质量同国外产品,经济效益显著。载药半透明软接触镜救治眼角膜穿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国内首创。90年代的药用聚丙烯/聚乙烯复合膜质量同国外产品,经济效益高;硝酸甘油贴膜获国家医药管理局三等奖,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迄今已获各类奖励8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1990年被授予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1 9 9 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坤三(1936- )内分泌代谢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杭州人。1953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本科,1958年毕业。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与Graeme Bell-起首先将青年早发糖尿病的第一个基因( MODYl)定位于20号染色体;1998年起率先在我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研究,首先发现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确定了其在中国人中的患病率,并将基因诊断技术用于临床。进行MODY基因筛选,发现中国人MODI突变家系。发现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了38个候选基因关联研究,见到基因间协同作用对临床表犁的影响。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论文218篇,SCI收录16篇,被180篇论文引用。1981, 1990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1983年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人事部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雄里(1941- )神经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镇海人。1956-1958年在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63年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进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1980~82年在日本进修期间获学术博士学位。1985~ 87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贝勒医学院从事合作研究。1988年一1999年任生理研究所所长。现任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88-2001年任《生理学报》主编,1996年至今任《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任“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Japa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编委。2001年起任“辞海”副总主编。1998~ 2002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攀登项目“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首席科学家,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兼任贝勒医学院及国内20余所院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鸿钊(1915-2000)妇科肿瘤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市人。1942年-1944年在上海医学院红十字会医院实习,获上海医学院毕业文凭。1943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年被聘任为英国(伦敦)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陈嘉庚首届医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纪育沣(1899-1982)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鄞县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2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医学院等学校的教授。1951- 1958年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化学系研究员。1958 - 1982年任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毕生从事药物化学及有机合成工作,包括嘧啶、噻唑、喹啉等杂环化合物和中草药化学成份的研究,维牛素B1全合成,抗疟药物、抗血吸虫药物和系列氨基酸化合物的合成,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及在动植物产品中的分布等方面。对嘧啶的研究最为知名,例如硫氰基嘧啶类化合物重排为相应的异硫氰嘧啶,过氧化氢与巯基嘧啶的反应以及胺和肼与2-甲巯基嘧啶的作用等研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Copyright©2012 上医校友会  电话:(86-21)54237741 54237326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邮箱:syxyh@fudan.edu.cn    沪ICP备15021916号